搜索
 当前位置:首页 >造血干细胞捐献 >正文
为生命续航,桂平市一教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
2024-06-07

6月上旬,在广西某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,来自桂平市某中学的陆老师历时5小时,顺利采集了2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,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。

▲陆老师(左)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,贵港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(右)到现场慰问


陆老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,如今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。早在大学期间,他就一直热衷于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,不仅经常到学校周边的村镇学校进行义务支教,还曾参加桂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“春苗之声”乡村校园广播计划,为乡村寄宿制儿童捐献睡前故事,给乡村孩子送去陪伴和关怀。此外,作为一名运动爱好者的陆老师,还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运动赛事的志愿服务活动,力所能及地为参赛运动员保驾护航。2017年4月,在参加校内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,陆老师了解了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后,留取了10ml血样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

▲陆老师(后排右三)参加公益志愿服务

▲陆老师的志愿服务证书


加入中华骨髓库7年以来,陆老师从未接到过任何一次配型成功的通知,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,他一直默默等待着缘分的到来。今年3月的一天,刚下课的陆老师终于等来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:“您的血液信息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了,请问您是否愿意捐献?”听到这个消息,陆老师没有丝毫犹豫,坚定地表示:“可以!”

陆老师的父母也对他捐献的决定表达了支持。“我很感谢我的父母,虽然他们文化程度不高,也不了解什么是造血干细胞捐献,甚至会因为担心我的身体而整夜睡不着觉,但是他们还是选择相信和尊重我的选择”,陆老师说,“我的父母都是十分乐于助人的人,经过考虑,他们最终还是决定支持我去帮助别人。”正是因为从小的耳濡目染,陆老师心中的助人为乐的种子才开出了奉献的花。

经历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的体检后,陆老师安排好了自己的工作,正式入院准备捐献。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五天需要每天注射两针动员剂,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和释放到外周血中,在这期间,注射动员剂的腰酸和疲惫让陆老师感到有些难受,但他始终以强大的信念坚持着。“住院期间,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,还有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十分关心我,让我感到很温暖,为了捐献能够成功,这一点困难不算什么”,陆老师说。

采集当天,随着采集室中血细胞分离机的运转,陆老师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,成为了全国第17731例、广西第628例、贵港市第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陆老师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深刻诠释了人道主义精神,更展现了一名教师崇高的职业风范。

谈到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,陆老师表示,经过这次捐献,他真切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。陆老师也通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患者表达了关怀,他说:“我希望能告诉对方,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满怀希望,勇敢地面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