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 当前位置:首页 >造血干细胞捐献 >正文
奉献爱心,造福社会,贵港一小学教师捐献造血干细胞
2024-12-03

12月上旬,在南宁市某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,一位来自贵港市的95后小学教师成功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,成为全国第18955例、广西第682例,贵港市第2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

【入库与捐献,都有家人的支持】

今年28岁的葛老师在贵港市某乡镇小学工作,从中学学习生物知识开始,葛老师就认识到了血液对于挽救生命的意义,2022年,葛老师第二次献血时,在献血车医护人员的动员下,选择了加入中华骨髓库。陪同葛老师献血的妻子对其入库的行为表示了支持,“我的妻子说,只要是我充分了解后做的选择,她都无条件支持”,葛老师说,“这样奉献爱心、造福社会的事,我当然想去做”。

今年7月,葛老师接到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。在进行高分辨检测前,葛老师认真告知了家人自己即将捐献的决定,再一次获得了全部家人支持,他说:“我咨询了身边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朋友,自己也查阅了有关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资料和视频,最终用充分的理由争取到了家人的认可”。家人的支持给了葛老师更坚定的决心和勇气,捐献前的相关检查也全都顺利完成,葛老师耐心地等待和期待着捐献救人那一天正式到来。


【救人,不能犹豫】

说起救人,葛老师还有过一次不平凡的经历。去年,在一场亲戚的婚礼上,葛老师曾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,成功救回了一名因为高烧惊厥导致气道异物梗阻的儿童。“当时情况危急,被食物卡住的孩子已经脸色发紫了,我就运用我学过的急救方法对他进行了施救”,谈起那一次急救的经历,葛老师说:“虽然也担心自己的急救方法有可能不正确,但是救人为先,我不能犹豫。”贵港市红十字会每年都注重为各中小学校的教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,葛老师正是在红十字会组织的应急救护培训课堂上学到了急救方法,最终成功挽救了一条幼小的生命。


【在讲台上种下爱与奉献的种子】

捐献当天,葛老师在舅舅的陪伴和红十字志愿者的陪护下,顺利采集了17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这份饱含希望的“生命种子”将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患者身边,带给患者渴盼的健康和新生。捐献成功后,葛老师感慨地说;“与患者的缘分充满奇妙,这次的捐献经历也难能可贵,等我回到讲台上,我要把自己的捐献经历讲给学生们听,培养他们关于社会责任的意识,在他们心中种下爱与奉献的种子。